中国通史读后感(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通史读后感和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通史读后感以及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中国通史1集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通史读后感和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通史读后感以及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通史1集读后感201字
  2. 如何看待《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版)对中国历史的描述
  3. 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
  4. 中国通史前两章读后感
  5. 中国通史五代十国的读后感

中国通史1集读后感201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

宋哲

中国的历史漫长而悠远,期间发生的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我很难找到入门之经。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创建了“通史”这种题例,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通过通俗精练的文字对中国历史进行现代的诠释,是我在较短的时间里理解中国历史的理想书本。这本书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的启发下等方面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方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阐释历史。全书共分华夏源头、中原争霸、九洲二统、离析与交融、乾坤与变幻、王朝与更迭、民主与新生七个章篇,同事辅以近两百幅精美图片和多个知识版块,精彩扼要的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精炼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一个崭新层面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如何看待《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版)对中国历史的描述

老外写的历史,怎么描述中国历史呢?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希腊籍美国人,是美国久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他写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反响很大。作为世界史,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有很多描述中国历史的部分。

外国人的历史书中,会怎么说中国呢?【尔朱少帅】带您一起来看看:

【有一些观点很让人受不了】

L.S.斯塔夫里阿诺斯书中认为,史前文明最早起源于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后面的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都受到中东文明的影响。

书中认为中国的最早国家,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朝(比古埃及晚1500年,比古印度晚1000年)。而商朝人是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商朝人因为掌握了来自中东的青铜技术和战车技术,从而有了军事优势。商朝人一举侵入黄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原始部落,中华文明由此开始。

【有一些观点比较新颖】

◆《通史》认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三个年份: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全国,建立帝制。②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消灭帝制。③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

◆书中认为,中华是唯一一个连续没有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原因呢?

首先,中华文明地理偏僻,经常打交道的游牧民族人口和文明上都处于弱势。即使游牧民族打进来,也会被海量人口和先进文化同化。

其次,中华各种哲学派别都讲究“实用”。神权、宗教不但没有挑战统治者,还很好的配合统治者。儒学则让更多的人保守固化,安守本分。

再次,秦始皇统一文字,奠定了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汉代开始,中华文明才开始赶上其他文明。汉以后,中华文明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富、文明最先进的国度。

【有一些观点跟咱们不同】

书中认为,中国人标准里的软弱王朝:宋朝,恰恰是中国帝制时代的“黄金时期”,宋代文化、经济都达到了中国帝制时代的顶峰。

事实上,宋代军事也没那么弱。蒙古骑兵把更远的中东征服的时候,对南宋对进展却很艰难,比征服中东艰难很多很多。

另外,由于科举制对儒家的唯一推崇,千百年下来,使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正统”的固化观念,引起中国人思想的傲慢和保守——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宋代以来,中国领先的技术(航海术和四大发明),对本国对影响很有限,反而传播出去后,让西方产生了爆发性发展。

【L.S.斯塔夫里阿诺斯一些常识性谬误】

其一,书中把商朝作为中华文明起点,完全忽略了我国史书中,夏朝和尧、舜、禹的记载,也忽略了我国二里头、陶寺等考古新发现。

其二,书中把东汉灭亡,分裂成魏、蜀、吴三国的原因,说成是突厥—蒙古部落入侵导致。

其三,混淆了汉代“察举制”跟隋唐“科举制”的区别,误认为汉代“察举制”也是全国性考试选官制度。

其四,对“道教”的解释很扯,作者解释道士的“道”就是“路”的意思。

综合看来,老外写中国历史,虽然能够有一些另类的角度,但是总体上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硬伤。做为非汉语母语的人研究中华文化,很难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

读完中国通史后,我发现

从“文明之初”讲述到了“楚汉之战”,在这本书中,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史书的读者,还是需要有些文学功底的。因为这部分引用的史料非常多,“前四史”的《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本都不少,还有古代各种诗歌集等,包括《诗经》、《楚辞》等等

。所以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不仅仅只是在看史书,还有看文言文文学的感觉。或许会觉得理解文言文会有点困难,但面对作者们如此信手拈来的资料,而且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你会感叹他们绝对不仅仅只是史学家而已

中国通史前两章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中国通史》一书,描写的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最喜欢周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因为周朝开国皇帝周文王是个人才,而且还有一帮忠诚辅佐,而且周朝前期力量还很雄厚,周朝后期很腐朽,所以我不喜欢周朝后期,还有唐朝前期,李世民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可是到了唐朝晚期,皇帝只知道贪图享乐,大兴土木,搜刮人民的钱财。所以我也不喜欢唐朝后期。

我们中国每个朝代的后期都很腐朽,就说纣王吧,他叫人建"朝歌"花了数万银两。杀了几百人。而且荒唐无道,最后果然被周武王灭了。

最强大的就是元代,元代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他先统治了蒙古,然后竞把我们的中原占领了。占领了中原后,又把俄罗斯的首都占领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

我最不喜欢的是秦朝,秦朝的秦始皇虽然建了万里长城。而且还统一了钱币。但是他把古时候记载的书全烧了,而且还杀了一些读书人,这叫"焚书坑儒"。到了秦二世的时候,秦二世把秦始皇坏的一面他继承,好的一面他没继承,而且还派了一些人为秦始皇殉葬。是他的作风使秦朝走向灭亡。

我感受到了古时候皇帝英明的时候,国家就发达,皇帝无能的时候国家就腐朽。

中国通史五代十国的读后感

五代十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夹缝期。这个夹缝期的乱和惨,史之少有。读读五代史,对绝大多数的君王都厌恶,唯有柴荣,令人扼腕。如果我们生在五代十国时期,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是去争夺皇帝宝座,还是做一团人肉羹?真的不容选择。这便是历史的车轮。好好看看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msoc.cn/3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