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分配制度(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工资分配制度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本文目录你认为教师的工资该不该按劳分配,该怎么分配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教师的薪级工资指的是什么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不够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工资分配制度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你认为教师的工资该不该按劳分配,该怎么分配
  2. 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
  3. 教师的薪级工资指的是什么
  4.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不够,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5. 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分配

你认为教师的工资该不该按劳分配,该怎么分配

时常在网上看到有教师的抱怨文字、听到他们的吐槽声音:自己身处教学一线岗位,既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每周近二十节课,又干班主任,工作量满负荷,职称和工资待遇却很低。而许多老教师处于教学次要或辅助岗位,工作较为轻松自由,却有着高职称,享受着高工资待遇。对此,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抱怨待遇不公,认为有违按劳分配原则。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对按劳分配的曲解和误读。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的‘’劳‘’,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付出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隐形劳动。他们消耗的不单是体力,更多的是精力,而给他们带来的却是身心疲惫、慢慢憔悴和衰老。有人说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五十九岁,这说法有点夸张,但远远达不到国人七十五岁的平均寿命,却是不争的现实。

其次,教师的精力和付出,主要来源于他们的知识积累、经验总结和创新思维。如同石蜡铸成蜡烛,再慢慢点燃,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再是,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儿,不像工厂的计件产品,所以难以按天按月考核。表面上看,教师的工作量集中在中青年时期,但整体上看却贯穿一生。年轻时一线任主课、兼职多、工作量大,消耗的主要是体力;老来传帮带看似轻松,消耗的却是精力、储备和心血。作为教师,都要经历这么一个年龄阶段和工作过程,不可孤立或割裂看待,不能以一时一事或三年五载论英雄。因此,教师的劳动或工作量带有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教师的劳动考核,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学历知识水平为基础、以教龄长短为资历、以教育教学贡献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师德人格为灌顶的职称评价机制,是目前较为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制度。教师职称制度实施多年来,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振兴教育事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任何贬低和否定的言论,都是不负责任的!当然,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人为的偏差和问题,甚至存在不正之风,但这并不是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执行中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于教师的收入分配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教师的工资待遇与职称挂钩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为了弥补职称级别与工资多少直接挂钩带来的过大差距,新增加了绩效工资和临时性创新评优奖励等,就充分照顾到了一线骨干教师的实际工作量,鼓励争先创优等。应当说,教师职称制度和补充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已经从整体意义上实现了教师工作的按劳分配。

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

工资给老婆,以为自己相互乱花钱,等到需要钱的时候再向老婆要。女同志在管理钱这个事情上比男同志要好得多,不然什么房贷啊,车贷啊,上学啊,生活啊,统统乱套了。

教师的薪级工资指的是什么

楼下几个人发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都是两届以前的内容了,所以说不用参考。

所谓的薪级工资,就是参加工作之后按年限给你增长的工资。

通常的新区工资在正常情况下您工作的年度考核是合格以上的话就可以每年晋升,一级晋升的幅度是随着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大。

多数地区通常会在4月份做本年度的薪级调整工作,同时会从1月份开始补发这份工资。

薪级工资在一个人的人生档案中显得非常的重要,因为这是衡量你工作年限的一个标准,但是和您工作年限没有绝对对应关系,一般本科专科还有中专,这几个学历所造成的差距在三年左右。

但是如果您在工作中某一年被考核不合格,或者遭到了一些行政处分的话,那么你有可能就会本年度不得晋升薪级工资。

基本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总而言之概括论述的话,薪级工资就是能参加工作年限的工资。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不够,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负责薪酬管理工作的HR,对工资总额深有体会。其实,对于大部分国企而言,在工资总额这件事上,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够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前世今生;然后要搞清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与哪些因素挂钩;最后才能有的放矢,设计适合企业的解决方案。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前世今生

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以及经济责任。伴随着三大责任,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阶段;二是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三是新时代新时期新常态,发展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主要承担政治责任,兼顾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当时的国有企业,主要由政府部门管控。在这个阶段,国家对于工资总额的管理是具体到企业每个职工,“按人头”计算,属于“大锅饭”,职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是脱钩的状态。

(二)过渡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承担经济责任,兼顾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国家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简称“工效挂钩”。在国家层面,改变了“大锅饭”的管理方式,通过考核经济效益指标,控制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然后由企业内部,根据职工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分配。相对来说,对企业和职工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新时期

在完成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以后,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属性、行业特点、管控模式、责任程度、发展阶段、职能定位等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2008年国资委在部分重点行业启动了工资总额预算试点,并先后印发了《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到2014年实现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全覆盖。与“工效挂钩”的事后算账不同的是,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更强调事前安排、事中监控、事后清算。新时期工资总额管控更加丰富,考核指标更加多样化,

以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为例:主要由国资委根据物价指数、社会人均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考核联动指标。

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与哪些因素挂钩

(一)计划经济时期

与职工总数挂钩,职工总数越高,工资总额越高。

(二)过渡时期

1.第一阶段:与经济效益挂钩。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低于:工资总额增长速度应低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2.第二阶段:与经济效益挂钩,兼顾效率。最大特点就是两同步:工资总额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新时期

1.第一阶段:一适应两挂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2.第二阶段:两同时两同步,多指标联动。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职工平均工资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属性、行业特点、管控模式、责任程度、发展阶段、职能定位等情况,设定联动指标。

比如:商业化企业,注重考核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联动;公益类企业,注重考核成本控制、服务质量、保障能力等指标的联动;金融类企业,注重考核经济效益、风险控制、资产质量等指标的联动;亏损类企业,注重考核减亏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指标的联动。

三、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不够,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一)从考核指标入手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完成联动考核指标任务。当上述考核指标提高了,工资总额自然就会有所提升,反之,如果上述指标下滑,工资总额至少不会增加了,甚至还会有所下滑。这种方式适用于发展期的国有企业,因为在发展阶段,正是企业大展身手的最佳时期,只要肯努力,想提高联动指标很容易,毕竟初创期的指标完成情况都不会太好,通过对比,发展阶段完成联动指标更简单。

(二)从用工方式入手

优化用工方式,可以采取实习生、劳务派遣工、外包工、非全日制用工等多样化的用工形式,因为上述人员不占用工资总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资总额的压力。这种方式适用于成熟期的国有企业,因为在成熟期,国有企业要想在联动指标上有所突破,难度很大。

(三)从职工总数入手

根据《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将核定的人均工资指标变为工资总额指标,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这种方式适用于衰退期和转型期的国有企业,因为当国企步入衰退期,很多业务都将被舍弃,将会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要想依靠完成联动指标,难度非常大,一般这个阶段的企业都是亏损的,工资总额不降就不错了。只有通过精简人员,才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进而将减员下来的工资总额,用于留住关键、核心人员,以备东山再起。

比如: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00人,2018年没有完成考核指标,2018年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人均年工资为10万元。按照工资总额管控原则,2019年,该企业工资总额不能超过1000万元。2019年该企业通过精简人员的方式,将职工人数压减为50人,且完成了当年的考核指标,那么,2019年该企业人均年工资即为20万元。在完成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了减人不减资的目的。

写在最后:

1.现在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管控,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虽然工资总额的增长,也与效益指标挂钩,但效益不再是唯一指标。现在的工资总额管控机制,会综合考虑企业的功能属性和行业特点,分类确定工资总额联动指标,更加人性化,在强调指标完成质量的同时,实现增长,兼顾效率和公平。

2.根据国有企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解决工资总额不足的方式。在发展期,应将联动考核指标作为突破口;在成熟期,应将用工方式作为突破口;在衰退期,应将职工总数作为突破口。

在国有企业,高管挣得是年薪,一线工人挣的是月薪。二者在薪酬福利待遇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分配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一起谈谈高校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2011年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工资分配要体现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特点和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过了没多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开始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将原来的工资体系改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和其他津补贴几部分,其中前两项比重很小,奖励性绩效成为了大头。我个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实现了收入的跃升,以前养一套小房子都困难,涨了工资都准备换大房子了。

那奖励性绩效在高校是怎么分配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分级、分类、看贡献

分级很好理解,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实行以来,事业单位每个人都聘用在相应的岗位,比如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一二三四的岗位级别,一级一般是院士,二级一般是长江杰青等。相应的管理岗也有分级,比如正处一般是五级职员,副厅就是四级。当然,由于职务职级分离,教授聘期考核不合格,也会被聘为副教授岗位,正处年限长了也可能会聘为四级职员。而绩效津贴标准,是按所聘岗位来确定的。

分类也好理解,在高校,一般分为教师岗、其他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每个岗位序列是不一样的,对应每一级的绩效津贴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专技高于管理、管理高于工勤。比如同样7级,专技7级是副教授三级,管理7级对应正科,前者工资标准高出后者很多。

看贡献就要多解释一下了。上面两点说的都是绩效标准,看的其实是一个人的身份,也就是以前的贡献。但这还不够,奖励性绩效津贴是一年考核一次,如果当年业绩突出,可能超标准享受津贴,如果当年业绩不合格,则可能降标拿津贴,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换句话说,奖励性绩效就是奖金。

高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

第一,奖励性绩效中有一部分为固定绩效。一般来说,除非是脱产进修、全年旷班、病休等情况,高校教师每个月都能固定领一部分奖励性绩效。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看业绩,也要看工作量,平时只要按要求上课,就可以拿到至少50%的奖励性绩效。此外,由于奖励性绩效金额比较大,如果集中到年底来发,扣税太多,平时基本工资部分又太少。所以,奖励性绩效都是平时每月发一部分,年底再发一部分。

第二,高校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非常复杂。管理岗考核很简单,到年底大家一起来投票,评个优秀合格,由于管理岗的业绩很难评价,所以就算优秀也不会多发(个别高校可能会多发5%到10%)。但教师岗位就不一样了,有一整套计算公式,一篇论文,四区算几分,二区算几分,顶级期刊算几分,一节课,教授上算几分,讲师上算几分,还有项目、奖励,带学生实习、指导研究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大学生竞赛,等等,内容太多了,很多老师自己都搞不懂怎么算出来的。虽然考核体系如此繁琐,老师们也常常吐槽,但真考核起来,老师们比什么时候都较真。毕竟真金白银。

总的来收,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很多人对职称评审关注更多一些,对绩效了解不多。实际上,绩效津贴也是影响老师收入的一大关键,绩效工资改革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文章分享结束,工资分配制度和每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分配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msoc.cn/3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