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辩论赛视频)

从性善论到性恶论,或“人本性是自私”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怎?

人的本性既不性善也不性恶,是中性的,是一张白纸.

比如,小孩肚子饿了抢别人手里的东西吃,那不代表性恶,那时人类生存的本能,也许肚子饱的时候还会分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吃呢.

人在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塑造一个人的关键时候.跟好人在一起,教他好的,以后大多数就会是好人,跟坏人在一起,教他坏的,以后大多数会是坏人.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印度的狼孩,还有猪孩等等.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是要很大篇幅的,打字麻烦,就说这些.

“性恶论和性善论”是什么?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msoc.cn/1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