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古代法律可以称为什么)

古代钱法是怎样演变的?

??钱法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上古时 代人们以贝壳为通行货币,故财、贿、贵、 赋等与钱相关的字均从“贝”。春秋时期,金属铸币成为主要货币,除黄金是硬通货 可在各国畅行无阻之外,铜币则各国不一,只在本国有效。秦代统一币制,铸两等货币, 黄金为上币,单位用“镒”(20两);铜 钱为下币,重半两。

我国古代纪日法有哪些呢?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2)干支纪日法。如《崤之战》:“夏四月辛已,败秦军于崤。”“四月辛已”指农历四 月十三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舳、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 天叫朔,每月初三叫飿,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 最后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 颍坐日观亭。”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msoc.cn/1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