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中两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

分子轨道理论是怎么提出来的?

美国化学家密里肯和德国化学家洪特主张把

化学键看成化合物中不同原子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结合成分子后就 失去了原子的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的分子,可以用量子力学的方法着重研究 分子中某一个电子运动,以此来描述化学键的本质。分子轨道理论解决了

许多价键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化学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如何解释?

分子轨道理论简称MO法。分子轨道理论着眼于分子的整体性,认为原子在形成分子 时,所有电子都有贡献,分子中的电子不再从属于个别原子而在整个分子中运动,较为全面地 反映了分子内部电子的各种运动状态。基本内容如下:分子中的电子围绕整个分子运动,每 一分子轨道都有相应的能量和形状;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即相加或相减)而成 的^个原子轨道可组成《个分子轨道;成键的各原子轨道必须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则、能量相 近原则和轨道最大重叠原则才能有效地组合成分子轨道;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也遵守 泡利不相容原理;用键级来表示分子中键的强弱,键级越大,键越强,分子越稳定。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msoc.cn/11283.html